
前言:
藝術家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,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,而是藝術家本人在創(chuàng)作實踐的問題。當代藝術把批判的鋒芒明確的指向了所有陳舊的、脫離實踐思想路線和美學品格。然而現(xiàn)實生活環(huán)境中有很多藝術家生活極度貧苦、精神過度壓抑、急功近利、愛慕虛榮等問題扭曲了最初的藝術思潮,停留在純粹空洞的思維爭辯中,不能突破舊世界藝術形態(tài)的巢穴,無法與現(xiàn)實實現(xiàn)真正的接觸和互動。這種“藝術瘦馬”,最終是無法實際的實現(xiàn)和證明他們的藝術作品的生命力、真理性。
從藝術史進程來說,那些簡單地把藝術看作是抽象的—孤立的—藝術家的個體,這是犯了一個基本藝術常識問題。歷史社會活動的藝術家就是一個具體的、現(xiàn)實的,他們不僅是有血有肉、有感情、有欲望,更重要的是這些藝術家的藝術創(chuàng)作都是符合現(xiàn)實社會的實踐過程。當代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(chuàng)作必須是從客觀實際出發(fā),不受陳舊藝術形態(tài)的蒙蔽,不受所謂的神秘的理論誘導,不受自命清高的客觀的直觀的“瘦馬藝術”誤導。
藝術環(huán)境的改變和藝術家的自我改變是一個革命性、實踐性的關系和過程。
——王席寫于北京
展覽主題:此岸·彼岸——當代青年藝術展
舉辦單位:藝術前潮
承辦單位: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
學術主持:范曉楠、徐松波
策展人:王席
展覽館: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
開幕時間: 2017年9月9號15:00
展覽地址:天津市濱海新區(qū)黃海路39號
展覽日期:2017年9月9——2017年9月18號
媒體報道:央視網(wǎng)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香港衛(wèi)視、濟南廣電、新華網(wǎng)、中國網(wǎng)、中國新聞網(wǎng)、中國經(jīng)濟網(wǎng)、中國商務新聞網(wǎng)、中國貿易經(jīng)濟網(wǎng)、中華網(wǎng) 、長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、信陽晚報、燕趙晚報、揚子晚報、騰訊視頻、優(yōu)酷視頻、網(wǎng)易、鳳凰新聞、新浪、百度、搜狐新聞、今日頭條、雅昌藝術網(wǎng)
參展藝術家名單:
具象研究:徐松波、李華琪、白固、陳春霏、葛長新、胡興豪、劉陽、陸向東、彭明順、漆杰峰、沈周賢、唐培焱、萬玲(立)、王旭、魏盼盼、溫正衛(wèi)、新吉勒呼、許韶晶、楊嬌、楊覺民、楊立行、楊煬、姚建軍、張寶生、周畫美、周雯雯、周子瑾
當代先鋒:蔡敏、陳劍、陳曉英、杜平、杜文嵐、方誠、郭宏遠、李益收(一休)、李發(fā)枝、李浩天、梁柱、劉大北、劉振忠、石兵科、石豪、史良時、宋云涵、孫彪、孫硯石、唐迎春、萬克勝、王丞、王江東、伍鵬飛、邢建幫、薛云、嚴可可、姚必國、余麗云、趙萌萌、朱印、祝捷、齊劍虹(排名不分先后)
學術主持介紹:
范曉楠:清華大學博士、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后、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。藝術批評家、獨立策展人、藝術家。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藝術思潮和視覺文化研究。著有《景觀社會的圖像與繪畫——歐洲當代繪畫研究》
徐松波:天津美術學院副教授、中央美術學院碩士。出版著作《穿越時空——徐松波畫集》、《凈界》等。
策展人:王席: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(藝術史論)。獨立策展人、藝術撰稿人、青年藝術家。
參展藝術家作品
具象研究:
陳春霏《白象》50乘80 CM,布面油畫,2015
新吉勒呼《賽馬系列之 彩》布面油畫80×92cm 2016
徐松波《疾風》80x120cm布面油畫2016年
陸向東《淀No.6》石質合成板材 色粉 40x40cm
張寶生《廚余日?!?0cmX50cm
許韶晶《朝鮮族小蘿卜咸菜》76 X 53CM水彩
沈周賢《冬鎮(zhèn)》60x80cm2015
孫彪《NO.1956的記憶》100X100CM布面油畫2017
王旭-油畫-《雨后》80cm×60cm2017年
姚建軍50x70cm《工地》
《禪之行》溫正衛(wèi) 33×33cm
本次展覽從2017年9月9——2017年9月18號。來自全國各地50多位優(yōu)秀青年藝術家共70余幅當代藝術作品將在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出。并取得了學術界和媒體圈的大力支持。期間會有近百家媒體陸續(xù)轟炸式報道此次展覽的作品面貌以及展覽學術成果。